(1)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为a︰b和质量之比为a︰b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和 。
(2)已知各物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气体化合物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则A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为 。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两种);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
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任写一种)。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3)既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实验的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钠溶液(记作M、N),请你一同参与。
⑴甲组同学向M、N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铁粉,观察到M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乙组同学向M、N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发现M也有无色气泡产生,N没有气泡产生,则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⑶丙组同学向M、N中分别加入滴加BaCl2溶液,N中出现的现象是。
⑷丁组同学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也将M、N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填序号)
①酚酞试液②硫酸铜溶液③氯化钠溶液④pH试纸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大气循环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则B的化学式是 ,C和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是 ,由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过量的气体C与D溶液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
如右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铝块,B为稀硫酸,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