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
B.朱吟秋丝厂问题一直是赵伯韬和吴荪甫矛盾的焦点,后来,在中人李玉亭的协调下,赵伯韬作出让步,把朱吟秋丝厂让给吴荪甫,而作为回报,吴则让赵参与益中公司的合股。 |
C.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亲密的样子,梅心里非常痛苦,躲到房间里哭了一场。瑞珏前去安慰梅,想让梅和觉新幸福地过日子。但是梅认为自己和觉新没有缘分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请瑞珏原谅自己对觉新复杂的心情。 |
D.摄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吴荪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但他不甘心这样,他决意要在公债市场上同赵伯韬较量。他收买了赵伯韬的情人刘玉英,又笼络了交易经纪人韩孟翔。 |
E.因为主政的张军长表示要施行新政,并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所以觉慧积极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后因周报言论过激而被查封,于是觉民和琴便决定筹办《利群周报》
简答题
(1)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简要分析他有意装疯的原因。
(2)《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注]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 ②赐:子贡名。
⑴下列对选段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希望他![]() ![]() |
B.孔子对子贡所说的贫穷能保持骨气,富贵能不骄横的人,持否定态度。 |
C.子贡的回答说明他悟到人要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上升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理想境界像加工象牙和骨等材料要精益求精一样。 |
D.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举一反三,这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式的教育。 |
⑵结合①②选段,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⑴请简述吕布“白门殒命”的故事。
⑵聂赫留朵夫小声说着,浑身发抖,“你再也想不出来我感到我对你犯下了多么大的罪……”(《复活》)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感到对玛丝洛娃有犯罪感?请简要叙述。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风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其中一个小戏子长相似黛玉;众人明白,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宝钗对湘云使了一个眼色,让黛玉和湘云两人都恼怒起来。(《红楼梦》) |
B.范博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是因为吴老太爷自从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跌伤了腿![]() ![]() |
C.“这些话一字一字地送进了觉慧的耳里,非常清晰。它们像鞭子一样地打着他的头。他的脸突然发起热来。他感到羞愧。” 这些话是指觉慧的妹妹淑华责骂鸣凤拖拉的话。它让觉慧感到羞愧,因为是他叫鸣凤留下想跟鸣凤多呆一会儿。(《家》) |
D.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但当他看到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时,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女儿按![]() |
E.卡西莫多把爱斯梅哈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洛德趁机威胁爱斯梅哈达姑娘,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加西莫多愤怒地把克洛德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巴黎圣母院》)
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②;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