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同学测石块的密度这一实验,请你与他共同完成下面的内容。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 。
一个额定电压是6V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小明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0.5A”和“lkΩ 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12V)。
(1)小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图b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根据图a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下列情况中的 .(填写序号)
A.小电灯短路 B.小电灯的灯丝断了 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4)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分析数据时又发现了“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的事实,同组的一部分同学认为电阻变大的原因可能是灯丝的温度升高造成的。于是他们选择一段钨丝重新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他们探究的课题应是。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填“大”或“小”),你判断的理由:。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上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
实验次数 |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体积(g/ cm3) |
1 |
铁块1 |
79 |
10 |
7.9 |
2 |
铁块2 |
158 |
20 |
7.9 |
3 |
铝块1 |
54 |
20 |
2.7 |
4 |
铝块2 |
108 |
40 |
2.7 |
②铁的密度为kg/m3,当铝块的体积是60 cm3时,它的质量是g 。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④ 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
实验桌上有一架没有砝码的托盘天平、一只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细线、小石块、滴管.请你完成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③,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
④在量筒中盛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2)石块密度表达式:.
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2)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