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5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15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4)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
                       ,②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 0.5A)、R2(50 0.5A)、R3(500 1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最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 R2”、“ R3”)
(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2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3)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V,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电阻计算的结果保留二位小数),灯泡的实际功率是W。
(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同学们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12丁),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1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1) 使用天平前,应把游码放在,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横梁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盘,测得盛有水的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观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写一个即可)。

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其主要结构就是在原来的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动机及供电、传动设备,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电动骑行时,蓄电池为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脚踏骑行时,与普通白行车相同。

下表是某型号电动白行车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
整车质量
40kg
最高车速
≤30km/h
最大噪声
≤62dB
蓄电池
电压
48V
容量
12A·h
电动机
额定电压
48V
额定功率
240W

(1) 当一个质量为50kg的初三学生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cm2,此时路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g=10N/kg)
(2 )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是多大?
(3) 在蓄电池充足电后为电动机供电的过程中,当把储存能量的80%提供给电动机后就应进行充电。若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对自行车输出机械能的效率为75%,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30N,则蓄电池充一次电最多能完全依靠储存的电能连续行驶多远?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是电阻均为5Ω的电热丝。

(1)正确连接完电路,开关闭合前滑片应置于最(填“左”或“右”)端.
(2)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和初温必须相等。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选填“A”或“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物质的这种属性我们用物理量比热容来描述。
(3)实验结束时,小明测得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分别为Δt1和Δt2,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如果不计热量损失,那么煤油的比热容C=
(4)实验时,小明和小红发现电热丝热得很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小红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流不同。小明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阻不同。其他同学立刻判断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5)接着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他们又准备了如下的器材:
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①

(6)最后,小明和小红又利用此装置探究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根据记录数据大致画出了产生的热量Q和电流I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