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念近中无此禅院( ) (2)碧瓦飞甍( )
(3)惟危楼一座( ) (4)裁如星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数年恒不一见尘气莽莽然 | B.始悟为山市项为之强 |
C.见宫殿数十所层层指数 | D.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所写的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文中醉翁是指(朝代)的作家文学家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 |
B.介绍了“醉翁”名的由来。 |
C.由介绍醉翁亭,点出全文的主旨。 |
D.开篇引“乐”,点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乐。 |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②负势竞上()
③窥谷忘反()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对文章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补写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 |
B.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
C.最后以抒情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
D.结尾平稳和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题3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患其塔动()
②便实钉之()
③人皆伏其精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梵天寺木塔》运用侧面描写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请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阅读两段有关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市租:税款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1)缚者曷为者也?
(2)是寡人之过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坐盗( )(2)其实味不同( )
(2)寡人反取病焉。( )(4)晏子辞( )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吴宫遗事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捭(bǐ)参政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查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伯嚭(pǐ)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于其身之亟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嚭用事。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⑦嚭:伯嚭,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词。
(l)毕九层而不奏
(2)固不暇为王之视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差不悦,伯嚭以代焉。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