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
|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 |
| C.他家安装了电灯 |
|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是在
| A.战国时期 | B.宋元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制天命而用之 |
|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
|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