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以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而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A.然今遣汝者(打发) | B.不然,则徒劳费(这样) |
C.以何面目归见父母(回家) | D.夙兴而夜寐(兴奋)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恐你在家汩于俗务所欲有甚于生者 |
B.则吾犹可望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夙兴而夜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D.不知汝以何面目归见父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对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恐怕你在家里被日常事务打扰,不能够专心专意学习。) |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
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
D.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我住在旅店主人那里,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
(三)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岂有不爱之理 | B.驱其残忍之性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 D.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 (2分)
A.初极狭,才通人 ()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C.便要还家() |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现在的你怎样看待这个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庶竭驽钝(4)以彰其咎.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加以概括。
.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5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本文作者是代,文章出处是《》。 (3 分)
.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项为之强(2)鹤唳云端
(3)鞭数十 (4) 徐喷以烟
.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请你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
刘桢以石自喻
刘桢性敏①善辩。曹丕尝请诸文学②,使甄夫人③出拜。坐者皆伏,桢独平视如故。武帝④闻之,大怒,命收⑤之。后免死,输作磨工。武帝尝辇⑥至尚方⑦观作者,见桢匡坐正色,磨石不仰。武帝问曰:“石何如?”桢因得喻己,跪对曰:“此石出自荆山⑧,外有五色之章⑨,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调之不增文。天性坚贞,受之自然。”武帝顿悟,顾左右大笑,即日还宫赦桢,复其官。(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敏:聪明。②文学:文学上有造诣的人。③甄夫人:指曹丕妻子。④武帝:魏武帝曹操。⑤收:逮捕。⑥辇:用人推的车。⑦尚方:官署名,专为宫中制作器物。⑧荆山:在楚国境内,相传卞和氏在荆山得璞,后琢成和氏璧。⑨章:花纹。.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刘桢性敏善辩▲(2)武帝闻之▲
(3)跪对曰▲(4)顾左右大笑▲.找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外有五色之章
A.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B.辍耕之垄上 |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长跪而谢之 |
.武帝为什么“还宫赦桢,复其官”?请结合文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