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⑴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⑵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
发生反应。实验室可
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
亚硝酸钠(NaNO2)饱
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
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0.48g碳粉混均匀,放入50.00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⑸数据处理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x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高中化学第三册中有关草酸的性质,查阅了大量资料,获得了草酸的一些信息,整理出下表:

(1)
草酸晶体
分子式
H2C2O4·2H2O
颜色
无色晶体
熔点
100.1℃
受热至100.1℃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草酸。
(2)
无水草酸
结构简式
HOOC—COOH
溶解性
能溶于水或乙醇
特性
大约在157℃升华(175℃以上发生分解)。
化学性质
H2C2O4 + Ba(OH)2 =BaC2O4↓+ 2H2O
HOOC—COOH >175℃ CO2↑+CO↑+H2O↑


该组同学依据上表设计了一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欲通过实验验证无水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并利用反应产生的CO气体来还原铁的某种氧化物(FexOy),以确定FexOy的组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需的仪器装置如上图所示,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e接接 h 。
(2)该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①点燃B处的酒精灯;
②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药品;
③反应结束后,先熄灭B处的酒精灯,继续通入气体直到B中固体全部冷却后,再熄灭c处的酒精灯;
④点燃c处的酒精灯,开始反应,在装置E的i口处收集一试管气体,验纯;
⑤点燃尖嘴i处的酒精灯。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3)收集气体验纯的目的是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反应完全后,该组同学进行数据处理。反应前,称得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54.00 g,样品FexOy的质量为7.84 g;反应后,称得硬质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9.60g(其质量经同样操作后也不再发生变化),则样品FexOy中,x:y=
(5)本实验有没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答出改进的方案;若无,此问可不必答。

(18分)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装置中的铁架台、铁夹等必要的夹持仪器在图中均已略去)

(1) 烧瓶A中常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
小试管C的作用是
(2) 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 在F出口处应
(3) 反应3Fe +4H2O(g) Fe3O4 +4H2在一定条件下实际上为可逆反应,本实验中是如何实现Fe向Fe3O4的转变的?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4) 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简述证明滤液中
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Ⅰ.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气体
a
b
c
d
C2H4
乙醇
浓H2SO4
NaOH溶液
浓H2SO4
Cl2
浓盐酸
MnO2
NaOH溶液
浓H2SO4
NH3
饱和NH4Cl溶液
消石灰
H2O
固体NaOH
NO
稀HNO3
铜屑
H2O
P2O5

⑴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⑵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①气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气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气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气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 中。

⑴若A为醋酸,B为石灰石,C为C6H5ONa溶液,则在小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B为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溶解时,关闭E,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银镜。则A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和乙醛的混合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D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药品:①2%NaOH溶液 ②稀HCl ③稀 ④饱和溶液 ⑤浓 ⑥固体 ⑦粉末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下表要求,填写选择的装置和药品。

(2)如何检验所选择的发生装置(X)的气密性,请写出主要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Y装置中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通入过量后,Z装置内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保证Z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最大浓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质量分数)。
附:有关物质在常温(20℃)时的溶解度

化学式


NaOH
NaCl

溶解度(g/100g
21.3
9.60
107
35.8
19.4

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
(4)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试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