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     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     ③大化:大治。   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      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孙焉(安家落户、定居) B.狗吠竟夕(有的)
C.登卿相(多次) D.年老值圣明(遇到)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清约省素山不加增
B.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封疆之界
C.颇官吏所扰公输盘我为云梯
D.以老病卒家战长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
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题。
贫而有志
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注释】①薪:砍柴。裘:羊皮袄。②瞋目:眯着眼。③视:眼光。④貌之君子:外貌高雅。⑤皮相之士:看重外表的人。
下列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子皮相士也 当余从师也 B.遂去不元方入门不
C.经纶世务 有披裘而薪 D.何语姓字!不为外人道也

下列各句划线的“而”字与“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披裘薪者 B.瞋目拂手言曰
C.足肤皲裂不知 D.或置酒招之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 ,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注释]①奥:深处。②殴躏:殴打、践踏
解释下列划线字。
犭婴弗得自致也()婴悉移至窟中()
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
猿 善 援 犭婴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这则短文有何讽刺意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早晨)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C.今齐地方千里(方圆) D.时时而间进(偶尔)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
C.皆以美于徐公/皆朝于齐 D.臣之妻私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启示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B.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C.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D.妻、妾、客的回答虽然都认为邹忌比徐公美,但三人的语气有所不同。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周敦颐传》)
【注释】①任:推荐。②主簿:和下面的“司理参军”都是官名。③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解释划线字意思。
(1)不不枝(2)陶后有闻
(3)有久不决(4)有囚法不当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句:
②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译句:
甲文从莲的、香气、风度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甲文中的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实则就是周敦颐本人的化身,请结合乙文中的具体事例谈谈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醉翁之不在酒意(2)得之心而之酒也寓
(3)野芳而幽香发(4)太守之其乐也乐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