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
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选自《公输》)
写出下列划线点词的意思。
(1)借子杀之 (        )              (2)公输盘不  (        )  
(3)吾义不杀人(        )               (4)然胡不乎  (        ) 
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墨子说理,常善设机巧请君入瓮,请结合本段文字分析其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深矣常有以自下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性行淑均   

②拥大盖,策驷马   

③身相齐国   

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5)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

①诸葛亮的标准:   

②晏子的标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 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 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 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 ③耽:沉溺。 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

饿: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③犹割股以啖腹

股:   

④若耽嗜滋味

嗜:   

(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4)【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   ",外要有"   ";【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   "其次是"   ",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5)【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入手运用了   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   论证方法。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墓与甘父 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   

②小大之狱   

③匈奴得之   

④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将鼓之

蛮夷爱之

B.必以信

宽大信人

C.何以战

以其头为饮器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募能使者

(5)【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张骞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选文,分别说说他们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大铁椎传

[清]魏禧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 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 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 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选自《古代散文选》一书,有删节)

[注释}①踏篥(bì lì ):古代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的乐器。②栗:发抖,哆嗦。

(1)与"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中的"负"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

B.负箧曳屣

C.负势竞上

D.负重致远

(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

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3)大铁椎的勇敢是如何表现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负者歌于途   

④树林阴翳   

(3)依据图示,完成以下任务。

①"环滁皆山也"中的"环"和"皆"写出滁州地域环境怎样的特点?

②远望琅琊山,特点鲜明,请概括成四字短语填写在方格中。

(4)阅读本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概括,这是一座怎样的亭子?

例:从"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可见,这是一座"友情(谊),之亭"。

(5)文中写景、写滁人与写太守有什么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