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平移,平移后的矩形为EFGH(A、E、C、G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点E与C重合时停止移动.平移中EF与BC交于点N,GH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M,EH与DC交于点P,FG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S表示矩形PCMH的面积,表示矩形NFQC的面积

(1)S与吗?请说明理由.
(2)设AE=x,写出S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取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如图2,连结BE,当AE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抛物线 y = a x 2 + bx + c ( a b c 是常数, a 0 ) 的自变量 x 与函数值 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2

- 1

0

1

2

y

m

0

- 3

n

- 3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抛物线开口向   ,对称轴为  

(2)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 m n 的值;

(3)请在图1中画出所求的抛物线.设点 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 OP 的中点为 P ' ,描出相应的点 P ' ,再把相应的点 P '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猜想该曲线是哪种曲线?

(4)设直线 y = m ( m > - 2 ) 与抛物线及(3)中的点 P ' 所在曲线都有两个交点,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 A 1 A 2 A 3 A 4 ,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线段 A 1 A 2 A 3 A 4 之间的数量关系  

已知 MPN 的两边分别与 O 相切于点 A B O 的半径为 r

(1)如图1,点 C 在点 A B 之间的优弧上, MPN = 80 ° ,求 ACB 的度数;

(2)如图2,点 C 在圆上运动,当 PC 最大时,要使四边形 APBC 为菱形, APB 的度数应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3)若 PC O 于点 D ,求第(2)问中对应的阴影部分的周长(用含 r 的式子表示).

如图1是一种手机平板支架,由托板、支撑板和底座构成,手机放置在托板上,图2是其侧面结构示意图.量得托板长 AB = 120 mm ,支撑板长 CD = 80 mm ,底座长 DE = 90 mm .托板 AB 固定在支撑板顶端点 C 处,且 CB = 40 mm ,托板 AB 可绕点 C 转动,支撑板 CD 可绕点 D 转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若 DCB = 80 ° CDE = 60 ° ,求点 A 到直线 DE 的距离;

(2)为了观看舒适,在(1)的情况下,把 AB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 10 ° 后,再将 CD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使点 B 落在直线 DE 上即可,求 CD 旋转的角度.(参考数据: sin 40 ° 0 . 643 cos 40 ° 0 . 766 tan 40 ° 0 . 839 sin 26 . 6 ° 0 . 448 cos 26 . 6 ° 0 . 894 tan 26 . 6 ° 0 . 500 3 1 . 732 )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某中学组织本校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经过近三个月的线上授课后,在五月初复学.该校为了解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效果,决定随机抽取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两次跟踪测评,第一次是复学初对线上教学质量测评,第二次是复学一个月后教学质量测评.根据第一次测试的数学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 1 )

复学一个月后,根据第二次测试的数学成绩得到如下统计表:

成绩

30 x < 40

40 x < 50

50 x < 60

60 x < 70

70 x < 80

80 x < 90

90 x 100

人数

1

3

3

8

15

m

6

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 m =   

(2)请在图2中作出两次测试的数学成绩折线图,并对两次成绩作出对比分析(用一句话概述);

(3)某同学第二次测试数学成绩为78分.这次测试中,分数高于78分的至少有  人,至多有  人;

(4)请估计复学一个月后该校800名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优秀 ( 80 分及以上)的人数.

如图, Rt Δ ABC 中, ACB = 90 ° ,顶点 A B 都在反比例函数 y = k x ( x > 0 ) 的图象上,直线 AC x 轴,垂足为 D ,连结 OA OC ,并延长 OC AB 于点 E ,当 AB = 2 OA 时,点 E 恰为 AB 的中点,若 AOD = 45 ° OA = 2 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 EOD 的度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