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10分)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 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本实验的变量是糖。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5)蚂蚁这种实验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取4个瓶子,均加入等量干酵母(内有活的酵母菌),A瓶加入葡萄糖和水,B瓶加入葡萄糖,C瓶加入水,D瓶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A、B、C瓶都密封(如图所示),一起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
(1)上述实验中有_______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水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该组对照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液体中有气泡冒出的是______________瓶,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方案中分成甲、乙两组或丙、丁两组的目的是。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探究实验中不能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此实验中消除这些因素的做法是。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本实验若要成功,还必须在环境中进行。
探究题(共10分)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
(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
(3)此实验中变量是;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实验的
等条件都应相同。
(4)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l |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2 |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3 |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
未萌发 |
4 |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1)实验共有几组对照实验? _________。
(2)2号与1号对照,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
(3)如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为:另取一瓶,编号为5号,在2号瓶设置的条件基础上,放到暗处如果在无光的环境下,种子也能萌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实验所用的是玉米种子,探究种子的成分时,用碘液滴在玉米粒纵切面上,玉米粒纵切面大部分被染成蓝色,你认为玉米种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5)而若将煮熟的玉米粒种在适宜环境中,种子不会萌发,该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