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简称“个税法草案”),拟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并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两种征税方法的1~5级税率情况见下表:

税级
现行征税方法
草案征税方法
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x≤500
5%
0
x≤1 500
5%
0
2
500<x≤2000
10%
25
1500<x≤4500
10%

3
2000<x≤5000
15%
125
4500<x≤9000
20%

4
5000<x≤20000
20%
375
9000<x≤35000
25%
975
5
20000<x≤40000
25%
1375
35000<x≤55 000
30%
2725

 注:“月应纳税额”为个人每月收入中超出起征点应该纳税部分的金额.
“速算扣除数”是为快捷简便计算个人所得税而设定的一个数.
例如: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某人今年3月的应纳税额为2600元,他应缴税款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来计算:
方法一:按1~3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即500×5%+1500×10%十600×15%=265(元).
方法二:用“月应纳税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计算,即2600×15%一l25=265(元)。
(1)请把表中空缺的“速算扣除数”填写完整;
(2)甲今年3月缴了个人所得税1060元,若按“个税法草案”计算,则他应缴税款多少元?
(3)乙今年3月缴了个人所得税3千多元,若按“个税法草案”计算,他应缴的税款恰好不变,那么乙今年3月所缴税款的具体数额为多少元?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元一次方程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计算:

如图,⊙O的半径为1,点P是⊙O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点D是APB上任一点(与端点A、B不重合),DE⊥AB于点E,以点D为圆心、DE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A、B作⊙D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

(1)求弦AB的长;
(2)判断∠ACB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ACB的大小;否则,请说明理由;
(3)记△ABC的面积为S,若,求△ABC的周长.

如图,已知PA、PB切⊙O于A、B两点,连AB,且PA,PB的长是方程= 0的两根,AB =" m." 试求:

(1)⊙O的半径;(2)由PA,PB,围成图形(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计算结果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

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4,D是线段BC的中点。

(1)试判断点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

若关于x的方程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求的值及另一个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