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劳其筋骨 劳: (2)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3)若虽长大 若: (4)於是信孰视之 孰: 用竖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管夷吾举于士然后知生于忧患 |
B.劳其筋骨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人多厌之者 |
D.人多厌之者众辱之曰 |
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根据【甲】文的论述,结合【乙】文的叙述、描写,请你猜想一下,韩信将来能否担当大任?试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共16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空谷传响(2) 林寒涧肃
(3) 属引凄异(4)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4分)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齐人也,坐盗 ()(2)齐人固善盗乎()
(3)水土异也()(4)公悲之,喟然叹曰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一)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从前有个书呆子绰号“全信书”,成天埋在书堆里。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走到半路,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
⑴至之市()⑵试之以足()
⑶及反()⑷遂不得履()
⑸使其冲烟飞鸣 ()⑹昂首观之()
⑺置之其坐()⑻吾忘持度()
⑼项为之强()⑽拔山倒树()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何不试之以足?
⑵宁信度,无自信也。
⑶着鞋六寸,脚随人长 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说郑人和书呆子的愚蠢表现。
⑴郑人愚蠢的表现是
⑵书呆子愚蠢的表现是 结合郑人和书呆子买鞋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出两点感悟。
文言文阅读
(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解】①遽:立刻,马上。解释划线的字
(1)遽契其舟( )(2)求剑若此()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是吾剑之所从坠本文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论语》(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划线字意思。(4分)
①不亦说乎( ) ②温故而知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 ) ④ 学而时习之()下列划线词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学而时习之 | B.人不知而不愠 | C.温故而知新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从上述四则中任选一则谈体会。(2分)
我选第则,我的体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