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李光地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二年,乞省亲归。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十四年,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上得疏动容,嘉其忠,擢侍读学士。
以父丧归。十七年,同安贼蔡寅结众万余,以白巾为号,掠安溪。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绝其粮道,贼解去。十九年,授内阁学士。入对,言:“郑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初,畿辅屡遭水患,上以漳河与滹沱合流易泛滥,命光地导漳自故道引入运河,杀滹沱之势。寻奏霸州等七县因浚新河,占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豁免赋额,从之。由是下流益畅,无水患。上褒其治绩,擢吏部尚书。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时上潜心理学,旁阐六艺,御纂朱子全书及周易折中、性理精义诸书,皆命光地校理,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
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以疾废,命诸大臣保奏诸皇子孰可当储位者。尚书王鸿绪等举皇子允禩,上切责之。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因以撼光地。桐城贡士方苞坐戴名世狱论死,上偶言及侍郎汪霦卒后,谁能古文者,光地曰:“惟戴名世案内方苞能。”苞得释,召入南书房。其扶植善类如此。
五十七年,卒,年七十七。遣恒亲王允祺奠醊,赐金千两,谥文贞;使工部尚书徐元梦护其丧归。复谕阁臣:“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列传达室第四十九》,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遣使间道赴京师间道:从小路 |
B.上用其言,卒平台湾卒:副词,终于 |
C.皆命光地校理校:考察 |
D.桐城贡士方苞坐戴名世狱论死坐:因犯……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下列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
B.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
C.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
D.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
翻译下列句子成现代汉语。
(1)上得疏动容,嘉其忠,擢侍读学士。
(2)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3)李光地谨慎清勤,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雨钱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古今。翁殊博洽,镂花雕绩,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尤觉非意所及。秀才惊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嘿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秀才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项,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以来。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秀才窃喜,自谓暴富。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秀才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选自《聊斋志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故旷达故:本来,一向 |
B.粲于牙齿粲:鲜明,闪烁 |
C.颇厌君意否厌:足够,满足 |
D.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得:能够,可以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粲于牙齿得复见将军于此 |
B.顾我贫若此顾念蓄此劣物终无所用 |
C.秀才如其请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
D.拔足而立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所给现代语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慕君高雅格调高雅 |
B.秀才故旷达胸襟旷达 |
C.皆为乌有子虚乌有 |
D.盛气向翁盛气凌人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的一组是
①秀才惊服,留之甚久②何不小周给
③颇厌君意否④秀才窃喜,自谓暴富
⑤顷之,入室取用⑥秀才失望,盛气向翁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老翁“评驳古今”,能谈得来,但他贪图不义之财,只想一夜暴富,令人鄙夷。 |
B.老翁本是“慕君高雅”,才“款门”结识秀才的,没想到秀才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伪君子。 |
C.秀才“祈翁”“周给”他金钱,老翁马上同意,但要秀才给“十数钱作母”,老翁“作咒”后,就有“数十百万”钱而来。 |
D.老翁先满足了秀才的贪欲,然后又把秀才奚落了一顿,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①,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②,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③,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释】
①罔:同“网”。擉(chù):刺。
②揜:同“掩”。
③伈(xǐn)伈:恐惧貌。睍(xiàn)睍:眯起眼睛看,喻胆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涵淹,潜伏 B.今天子嗣唐位嗣,继承
C.鲸鹏之大,虾蟹之细细,精细 D.以与鳄鱼从事从事,战斗,作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京师万里哉去,距离
B.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种,种植
C.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长雄,统领一方的英雄
D.则是鳄鱼冥顽不灵灵,聪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下列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往相田得疾相,察看 |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绝人,没有后代 |
C.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书,写 |
D.是日剧饮而归剧饮,痛快喝酒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柳神
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退卧署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询之,答云:“明日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蝗神也。哀之,可免。”令异之,治具出邑南。伺良久,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①北度。即香,捧卮酒,迎拜道左,捉驴不令去。妇问:“大夫将何为?”令便哀恳:“区区小治,幸悯脱蝗口。”妇曰:“可恨柳秀才饶舌,泄我密机!当即以其身受,不损禾稼可耳。”乃尽三卮,瞥不复见。后蝗来,飞蔽天日,然不落禾田,但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方悟秀才柳神也。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诚然哉!
【注】①缓蹇:迟缓艰难的样子。
下列加点的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季,蝗生青兖间季,末年 | B.梦一秀才来谒谒,拜见 |
C.迎拜道左道左,道旁 | D.瞥不复见瞥,瞥见,看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司马牛[注]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于无兄弟也。” (《颜渊第十二》)
(注)司马牛: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长就是宋国大夫桓魋[tuí]。桓魋谋反,司马牛很不赞同,屡次苦劝,但兄长不听。司马牛料到他不久就会死去,故忧愁地说了这句话。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司马牛因为别人都有兄弟,唯独自己没有而忧愁。 |
B.君子只要能做到既自重自爱没有过失,又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那么,四海之内都能成为你的兄弟了。这句话是鼓励司马牛:如果你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个君子,那么大家自然就拿你当兄弟看待。 |
C.子夏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样的话来安慰司马牛认命,死生听凭命运,富贵由上天决定。体现了一种消极无为的人生观。 |
D.“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样,是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
子夏在这里所说的话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很大,其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都为人所熟知。你是怎样理解子夏对司马牛的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