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于烧杯中,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含有NaCl      
猜想2:含有NaCl、Na2CO3
猜想3:含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向该漂白液中滴入几滴        ,如果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就能验证猜想      不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验证另两个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中,                 ,观察
                     
结论:该漂白液中含有      ,猜想     成立。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评价】
(3)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4)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E.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阅读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3水蒸发实验图4电解水实验
(1)同学们先按图1的方式实验,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个小组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填序号)。


A
B
C
D
盐酸加入Na2 CO3粉末前称量/g
85.3
82.8
84.8
86.5
盐酸加入Na2 CO3粉末后称量/g
85.3
80.6
83.2
87.8


(2)同学们又按照图2的方式实验,当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人盐酸,最终天平的状态是(填序号)。A.左盘高 B.右盘高 C.保持平衡
(3)比较图3和图4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图4中b得到的气体为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仍平衡。
[实验反思](1)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