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Fe3+、Ba2+、Al3+、Na+、Ag+和阴离子NO3-、OH-、SO42-、Cl-、CO32-中的各一种组成(离子不重复)。现做如下实验:
①A和E的溶液显碱性,0.1mol·L-1A溶液的pH小于13;
②在B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
③在C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在D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没有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E的化学式:
A ;B ;C ;D ;E 。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3)写出③、④的离子方程式:③ ;④ 。
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在水中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实现漂白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K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Cl2,除了水分子外,溶液中主要有 ______分子,若把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灼烧后还剩下 ____________。
H2O2、CH3COOH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某一因素。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2个同容积的锥形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锥形瓶编号 |
30% H2O2/mL |
0.1mol∙L-1Fe2(SO4)3/mL |
蒸馏水/mL |
反应温度/℃ |
1 |
10 |
1 |
0 |
30 |
2 |
Vx |
1 |
5 |
30 |
表中Vx=mL,实验目的是。
(2)醋酸和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二种一元酸,某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证明它们的电离程度。
实验一:室温下,测出0.1mol•L-1醋酸和盐酸pH值分别为3、1。提示:pH=-lgc(H+)
结论一: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填“完全”、 “不完全”)。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度为;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实验二:现取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1醋酸和盐酸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表面积相同的镁条。观察放出氢气速率的快慢。
结论二:其它条件相同时,同浓度同体积的一元酸与金属反应时,反应(填“快”或“慢”)的为弱电解质
反应:N2(g)+3H2(g)2NH3(g) △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B为(填“N2”、“H2”或“NH3”)计算反应从开始→达平衡时H2的反应速率v(H2)=
(2)下图是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需计算新平衡时的具体浓度,只要新平衡时浓度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内即可。曲线上必须标出N2、H2、NH3)。
反应在t1、t3、t5、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4、t6、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是(填“升温”、“降压”……等);t2时;t6时;t4时,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某温度下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 的 I2(g)和TaS2(s)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 TaI4(g)+S2(g)△H=a kJ·mol-1(I)
达平衡时,TaS2(s)、I2(g)、TaI4(g)、、S2(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 、2mol、2mol、2mol。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若该温度下该容器中某时刻TaS2(s)、I2(g)、TaI4(g)、、S2(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2mol、4mol、4mol,则该时刻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移动,v正v逆(填“>”、“=”或“<”)。
(3)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
40 |
80 |
200 |
平衡常数K |
1 |
1.5 |
4 |
该反应的△H0(填“>”、“=”或“<”)。
(4)40℃时,向该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I2(g)和4mol 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