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战争史上“火攻”的范例。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与曹操成败的原因。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
、
、
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
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实验室可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过氧化氢水+氧气
上述变化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都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若未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选填"不能发生"或"明显减慢")
若实验室要制取48g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
.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
锌的形状(均取1g) |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
① |
20% |
锌粒 |
31.7 |
② |
20% |
锌片 |
50.9 |
③ |
20% |
锌粒 |
61.7 |
④ |
30% |
锌片 |
79.9 |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氢气应从(填
)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4)结论是。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第6分钟 |
H2的体积 |
3.1mL |
16.7mL |
11.9mL |
9.6mL |
7.6mL |
6.0mL |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
、
、
、
、
。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
,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
和
,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
易燃易爆,
。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
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实验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探究二:维
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
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性。
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
(3)流程中
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
(5)炉渣(
)在工业上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