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解释划线词语(4分)
(1)猎者怜其孤 (2)如是这五年
(3)颔之 (4)老者家徒壁立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惟一女远适他乡惟徐庶与亮友善 |
B.老者暴卒士卒亡者过半 |
C.乃俱归吾谁与归 |
D.仍牢守故宅彼竭我盈,故克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剧中的意思。
公将鼓之()望其旗靡()
以天下莫能当()秦悉坑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马说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真不知马也其:
(2)正患己不能知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伯乐不常有野芳发而幽香 |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 |
C.骈死于槽枥之间皆以美于徐公 |
D.策之不以其道其喜洋洋者矣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二人者,专君之势以蔽左右。复涂侦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对曰:“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今臣疑人有炀于君者也,是以梦见灶君。”
君曰:“善。”于是,因废雍疸、弥子瑕,而立司空狗。
(选自《战国策》)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蔽:(2)烛:对划线的句子“有说则可,无说则死!”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了;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自杀! |
B.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了;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被杀死! |
C.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可以;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自杀! |
D.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还可以;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被杀死! |
复涂侦用什么方法劝谏卫灵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 B.望峰息心/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 |
C.窥谷忘反/始一反焉 | D.猛浪若奔/奔走先告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本文第一段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山水的“奇” 和“异”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④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②智:见识。 ③庄蹻( qiāo):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④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臣患智之如目也()自见之谓明()对画线句“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增长见识的难度,不在于看见别人,而在于看见自己。 |
B.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别人怎样做,而在于自我表现。 |
C.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怎样,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 |
D.所以要增长知识很难,不仅要看见别人,还要看见自己。 |
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