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编号为1、2、3,并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等阶段,其发育方式属于发育。
(2)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3)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1、2号鱼缸与3号鱼缸的蛙卵孵化率相同,则实验结论是。
②若1、2号鱼缸比3号鱼缸的蛙卵孵化率低,则实验结论是。
③你认为1、2号鱼缸比3号鱼缸的蛙卵孵化率会高吗?。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II:取一只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
(2)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
(3)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的消化作用。
(4)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1)实验过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2)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色。
(3)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4)实验结论:
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随便丢弃废电池会污染环境,对多种生物和人都有危害。因为电池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小刚同学为了使周围的人能关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个探究实验,以事实说明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下列是他探究实验的过程。
| 步骤 |
实验操作过程 |
| 1 |
将一节五号电池破碎,再将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进行稀释2-3天,然后向玻璃瓶中倒入一些电池浸出液 |
| 2 |
将10粒饱满的、自身条件完好的黄豆种子,放在上述装有少许废电池浸出液的培养皿中 |
| 3 |
将上述培养皿放在向阳温暖的阳台上一段时间 |
| 探究结果 |
黄豆种子没有萌发 |
请同学们帮助小刚分析:
(1)小刚所做的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请你帮他提出问题:。
(2)他做的探究实验是否存在不足?。
应怎样帮他改进?。
(3)如果你是小刚,在实验结束后,电池废液如何处理?。
(4)请你说说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每问2分,共10分)
(1)你认为该实验小组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其实验组是
(3)所取的种子要20粒以上,这是为什么?
(4)如果两组实验的种子都不能正常萌发,请分析问题最有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