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错题: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来,侵占我国领士最多的国家是法国。
以上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答案:把“法国”改为“俄国”。
以下3小题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1640年,为了反抗封建专制统治,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半个世纪的革命历程,英国终于确立了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案:把                          改为                          
伏尔泰等人文主义者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抨击以及“自由”“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
答案:把                  改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俄国签订了军事协约,最终形成了“三国协约”。(3分)
答案:把                  改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反抗本国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华民族不断学习西方文明、探索中国光明前途的历史。
材料2、近50年来,中国人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选自梁启超1923年著作《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请回答:
(1)写出1840年---1900年列强侵略中国而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史实两例,这些战争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写出1840年---1900年间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恶行两例。
(3)依据所学,写出近50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的不足所进行探索两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至少归纳两点。4分)
(3)归纳上述材料,得出什么结论?

【原创】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材料二: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王初并天下”是何意思?发生在何时?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王”实行了哪两项措施?
(4)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5)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列举出他暴政的表现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 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台湾来大陆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1978
0.46
——
——
2001
323.4
3440306
122198
2004
783.3
3685250
144526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
——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中的“开国大典”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有何重要意义?(8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哪句歌词与此历史事件相对应?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