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 为之强( ) ⑵徐( )喷以烟 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 B.吾日三省吾身能张目对日 |
C.以丛草为林… 仁以为己任 |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人谋而不忠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作者小时候极富情趣,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文言文阅读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 ?”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数讨山越 ( )(2)君宜顾之( )
(3)遂往诣蒙 ( )(4)肃于是越席就之( )
(5)小大之狱()(6)闻寡人之耳者()与“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 |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D.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⑵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 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杨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西汉文学家。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奉继母益至 ②鲜能过也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巩 导 之 于 欧 阳 修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曾巩的哪一种品性给你印象最深?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③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超鸿蒙,混希夷①,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①超鸿蒙,混希夷:指超越天地尘世,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或 曰 可 以 染 也 名 之 以 其 能 故 谓 之 染 溪。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阳( )②今予家是溪 家( )
③咸以愚辱焉 辱( )④悖于事 悖( )翻译下列句子。
(1)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2)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溪水的位置及以“愚溪” 命名的原因。 |
B.作者认为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确实是天下最愚蠢的人,颇为自责。 |
C.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借题发挥,写愚溪也是写自己。 |
D.通篇围绕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 ,表达了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孤愤之情。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捎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游记》)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作则飞沙走砾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色乍明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能不以游堕事 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棹小舟入湖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选项中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B.从武林门而西 |
C.乃记之而去 | D.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保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
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