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
①地域上接近 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无可匹敌,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欧洲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航海和发现会比战争和重炮给世界带来更具有决定性的变化,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遵照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的新的时代将来临。”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新的时代”特征的是()
A.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开始运用于航海 | B.航海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
C.发现是指美洲等地区的被发现 | D.新的思考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