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校初二(1)班的同学想进行“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请问该实验:
(1) 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纸锥下落速度的表达为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 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
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所示,按(1)的要求调
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
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 .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填“大”或“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的(填“倒立”或“正立”) .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填“靠近”或 “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像(填“实”或“虚”) .

下面是小宇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课题: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装置及原理:
我们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细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越高,表明
(2)实验过程:
① 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瓶中的煤油哪个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② 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煤油上升得较。这表明,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③ 实验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3)实验结论:
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找到了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和
(4)在上述实验中,我们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手表测量时间,没有仪器直接测量热量的多少,而是用液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的多少来比较热量的多少,这种物理研究方法称为法。

在测定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1)若小灯泡功率小于1W,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电流表应选择量程为A,电压表应选择量程为V。
(2)用铅笔画线代替连接用的导线,将如图元件按电路图要求连接起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电流变小。


(3)按连接好的电路来分析,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端。(选填“A”或“B”)
(4)开关闭合后,观察到小灯泡两端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滑片P应向边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电压表示数为V为止。
(5)如果某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且灯泡很暗。你认为故障是

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6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6只灯泡分成两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较亮,第二组较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左表、右表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⑶①分析比较左表(或右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

②分析比较左表和右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