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它的设计者是?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故《汉书》曰: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张骞通西域有哪些进步意义?这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左宗棠的话语说明了什么?我们为什么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于哪年设立行省?
(3)近几年,民族分裂分子活动猖獗,你认为民族分裂分子分裂新疆的阴谋能得逞吗?请说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正确的军事策略和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葛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请回答
(1)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行省设立与哪一年?
读史有感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
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来自一战的报道
请回答:
上述场景反映的是哪次战役?
(2)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3)大战爆发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其中哪个国家在大战爆发后参加到对方作战?
(4)战争是残酷的,带来巨大的灾难,对此你有何感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材料二: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
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同。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化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强国。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着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
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场……战争”中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哪次战役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扫清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4分
(2)材料二中“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哪两种社会制度?林肯为了结束这两种社会制度
斗争的后果颁布了哪两个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的“岛国”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
哪些措施从而改变了社会性质?
(4)材料四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为开端的?中国开始
“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总设计师是谁?
如图,读图说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上述图片中图一和图四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突出贡
献是什么?
(2)图二问世后曾经是哪些交通工具的动力机器?随着图三等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至今我们仍然在享受着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请举例说明科技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