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本题10分)如图,已知等边ΔABC,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 DF交AC于点F,过点D作DE⊥AB,垂足为点E,过点F作FG⊥AB,垂足为点G,连结GD.
(1)求证:DF⊥AC;
(2)若AB=8,求tan∠FGD的值.
(本题10分)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其斜坡CD坡比为1:,山坡坡面上点 E处有一休息亭,测得假山坡脚C与楼房水平距离BC=25米,与亭子距离CE=20米,小丽从楼房顶测得点E的俯角为45°.
(1)求点E距水平面BC的高度;
(2)求楼房AB的高。(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
≈1.732).
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1)请写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并证明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若E恰好是AD的中点,AB长为4,∠ ABC=60º,求ΔBCF的面积.
(本题8分)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顶点称为格点,请以格点为顶点,在图甲、图乙中画出两个不全等但面积都是16的菱形.
(本题10分)
(1)计算:(-2015)0 ×|-3|-32+;
(2)解方程:-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