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2分)分析下图l中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和图2中运动前后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1)图1中可引起下丘脑兴奋的信息分子有          
(2)某人体内缺碘,分析图l中激素①、②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3)下丘脑调节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属于          。 (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
(4)①现有a、b、c三只小白鼠,a正常,b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c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图2是          (填写字母)小鼠的血糖含量变化图;图2中与cd段有关的激素有          
②对a、b两只小白鼠的尿液进行还原糖鉴定,依次出现的颜色是           。
③对b、c小白鼠来说,           (填写字母)小白鼠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
Ⅱ.去年冬季安徽六安部分温室种植了辣椒,为探究高浓度磷酸一铵(MAP)溶液对辣椒光合速率的影响,安徽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温室盆栽的辣椒,8mmol/I.磷酸一铵(MAP)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
分析测定仪等。
(2)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          的辣椒植株随机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②每天下午6点分别将          喷洒在A、B两组的辣椒叶片上,次日上午10点测定光合速率。
(3)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见下图,由图得出的结论是          

(4)专家们用硫酸钾(SOP)溶液设计实验,证明了2mmol/L硫酸钾(SOP)溶液和8mmol/L磷酸一铵(MAP)溶液效应相同,若将二者共同使用,则存在累加效应。请在下面用柱形图绘出光照强度为400mol·m-2·s-1时的实验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请问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天然植物色素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作为添加剂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实验室提取植物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植物芳香油主要通过__________法获得。
(2)纤维素可用来生产乙醇燃料,有些微生物能合成__________分解纤维素,从土壤中分离此类微生物时需向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粉作为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____。
(3)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近几年水体富营养化加重,发臭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业和居民用水。生活污水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原理简图。水生植物受害虫侵害时能释放出某种物质,引来害虫的天敌。请回答: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含有。水生植物通过信息引来害虫的天敌。
(3)为了加快治理,还可以放养鲢鱼等植食性鱼类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通过调节机制,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体的污染与治理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
(4)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项目
COD(mg/L)
BOD(mg/L)
总氮量(mg/L)
进水
750
360
700
出水
150
50
25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高;总氮量是监测的指标。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殊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T细胞受损时免疫降低,免疫丧失。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与细胞的功能相似。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凡具有ZW染色体的个体发育为雌性,而有ZZ染色体的个体则发育为雄性。某蛾类仅具有一对常染色体(C1和C2),并以与家蚕相同的ZW方式决定其性别。
(1)下图为某蛾类的原始生殖细胞,该生物产生的染色体组合为C1Z 的配子的概率为

(2)某基因位于该蛾类的W染色体上,其突变表型为显性,此种个体会产生具生殖能力且能发出荧光的子代。现将能发出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出荧光的雄蛾交配,其子代能发出荧光的蛾类百分率为,其中性别比为
(3)在某些雄蛾中发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蛾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蛾与多只正常雌蛾(无亲缘关系)交配,得到220个幼蛾,其中55只白化幼蛾均为雌性,该白化性状属于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表现型正常的幼蛾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4)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假如家蚕中f是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隐性致死基因,即ZfZf、ZfWf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得到雄性:雌性=2:1的后代,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雌性:雄性=2:1的后代,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家蚕有一种三体,其6号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正常联会,然后分离,而另1条染色体不能配对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b在第6号染色体上。现以正常二倍体白色茧(bb)家蚕为父本,三体黄色茧家蚕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的三体黄色茧家蚕与正常二倍体白色茧家蚕杂交得到F2,F2中出现黄色茧三体的家蚕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I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过程⑤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K指的物质是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A.A<B B.E=F C.G=I D.D<K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II下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假设实验用的NaHCO3溶液浓度不影响细胞呼吸)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移动。
(4)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__________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