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放在了更加突出地位。胡锦涛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如何自觉参与到“共建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去。
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同时,包括已让百万亩荒山重新披绿的长汀在内,尚有22个县(市)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水土流失区,这是福建人的心头之痛。“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根据习近平副主席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2012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及时、全面部署加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生态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从闽东沿海到闽西山区,从闽浙边界到闽粤边界,“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开发与保护并重,全面推进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生态省建设,昭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省积极建设生态强省的必要性。
某校高二哲学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哲学学习状况”在全校展开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同学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哲学只是空谈。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知哲则智”,不论是什么哲学,只要学习就行了。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一观点。
(2)请你针对兴趣小组调查出的问题,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
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
父亲工资 |
母亲工资 |
生日请同学吃饭 |
同学互赠礼品 |
买个性化服饰 |
买MP4 |
其他 |
1800元 |
800元 |
200元 |
100元 |
300元 |
500元 |
300元 |
(二)目前学校52.36%的学生拥有手机,占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有同学赞成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大量使用手机,能够拉动手机产业的发展……
有同学反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允许手机进入校园,容易滋生攀比之风,加重家长负担。
(1)结合所学经济知识指出该同学可能存在的消费心理。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消费倡议?
(3)假如你是赞成者,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论证本方的上述观点。
图一:
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
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价格上涨商品供不于求 图二:
价格
价值
(1)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4分)
(2)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依据1袋米=2只羊这一交换等式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形式的商品交换?
(2)米和羊为什么要交换?
(3)为什么1袋米只能换2只羊?
(4)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而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一半,这时1袋米能换多少只羊?
(5)这一交换等式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