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 |
C.“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
D.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