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五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

“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

“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人城骚扰。

D.

“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

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

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

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3)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

魏了翁

无边春色南山麦祈七。

行贾农耕,会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 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B.

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C.

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D.

"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 【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

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

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