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将黄铜矿(CuFeS2)通过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反应制取铜及其硫和铁的化合物。
(1)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为 。
(2)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通过上述②,炉渣中的Al2O3变成了 (写离子)。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
(3)对上述炉渣中进行含铁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I.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 。
III.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IV.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100mol·L−1KI溶液20.00mL,则炉渣中铁的百分含量为 。
(1)0.5 mol CH4的质量为,其中约含有个H,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Na2CO3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5.3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将其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现有以下物质:
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且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
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3,则: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2)该温度下,100mL 0.1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mol/L。
(3)该温度下,若1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应满足的关系是。(用含有a和b的式子表示)
(4)该温度下,pH=3的硫酸溶液和pH=8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填>7、=7、<7);pH=5的硫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填>7、=7、<7)。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用含图中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v消耗(CH3OH)=" 2" v消耗(H2)B.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字母)。
A.c(H2)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 c(CH3OH)减小
(I)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框内部分未画出),在装置内起初发生的反应为Cu+H2SO4==H2↑+CuSO4,试回答:
(1)该装置的名称是(填“电解池”或“原电池”)。
(2)A、B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填名称),接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
(3)写出该装置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4)若C溶液为100ml饱和食盐水,A 和B电极均为碳棒,该学生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写出该电解过程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当放出标况下112ml氢气时,该溶液的PH=(室温下)。
(II)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铜,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__处。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