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1)莫敢           (2)命卒下奴        
(3)汝敢我!        (4)他事削其籍以归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宠奴常乘和车出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B.巡城遇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真无马耶(《马说》)
D.遍游江浙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翻译句子。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浮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幕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一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③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爵》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③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裱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⑤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县、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月色入户()(2)念无与为乐者()
(3)盖竹柏影也()(4)经宿方至()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盖/竹柏影也 D.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翻译下列句子(共7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夜寻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而王子猷为什么会想起雪夜去访戴安道?
从文中看,苏轼是个怎样的人?王子猷又是怎样的人?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躬耕南阳()(2)三臣于草庐之中()
(3)遂许先帝以驱驰()(4)斟酌益()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jué):战斗。④沟洫(xù):沟渠。洫,田间水道。⑤甫:刚,才。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谓可兵十万
有土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将
②望其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彼竭我盈,故克之。
节选的文段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解释下列短语
(1)简拔:(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

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