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 A.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 史实 |
推论 |
|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
| 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
|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
|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B.加入不结盟运动组织 |
| C.发起上海合作组织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 A.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 B.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
|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
|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