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
④将剪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
(1)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            (填有或无),实验变量是        。
(2)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3)在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                                         。
(4)该实验结束后,你观察到的结果是_________                           。
(5)该实验除了证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_                                                                          。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对照实验试管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2号试管。1号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本实验验证了。
下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 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 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      (请举出一例)。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消化。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必要(填“有”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