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         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            
(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巢内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I~IⅡ表示分裂过程,7~5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请据图回答:

(7)图中1和2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意义
(2)图中11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过程。
(3)基因重组发生在以上图示的过程,图3两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4)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15N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含15N和不含15N的比例是
(5)若图中2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精子的基因型为

小麦有大、小穗和抗虫、不抗虫的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穗大小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分析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小穗不抗虫
小穗
抗虫
大穗
不抗虫
大穗
抗虫
1
大穗不抗虫(甲)×小穗不抗虫
753
251
762
248
2
大穗不抗虫(乙)×小穗抗虫
0
0
1508
1529

(1)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小穗抗煦和大穗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3)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大穗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4)若要利用亲本中的小麦品种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大穗抗虫小麦,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自交。
(5)已知题中所给杂交组合1、2的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的子一代中所有个体全部存活无一被淘汰,鲻子一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 ;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等(写出一种即可)。

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有机组合形成复杂的细胞结构,而不同的细胞结构执行着不同的生理功能。请据下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l中在细胞分裂期物质(写字母)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结构功能的差异与图l中物质(写字母)直接有关。
(2)图1中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①是
(3)图2中能表示蓝藻、团藻的分别是(填序号),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巢内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I~IⅡ表示分裂过程,7~5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请据图回答:

(7)图中1和2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意义
(2)图中11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过程。
(3)基因重组发生在以上图示的 过程,图3两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4)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15N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含15N和不含15N的比例是
(5)若图中2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精子的基因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