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二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
——《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
(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
材料三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哪一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潮和流派?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哥伦布这一动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的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途径有哪些?(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
(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是什么?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夸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孛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3)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他还拥有东印度群岛!……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 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如何满足这 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尤其重要的是,西欧始终聚集着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物。他们对战后欧洲地位的衰落耿耿于怀,谋求恢复欧洲的光荣,同时也解决欧洲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困境。他们认为,只有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才能以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复兴,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丘吉尔就是“欧洲”的促进派。他参与发起了全欧范围的欧洲联合运动。他以自己在动员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使用的令人记忆犹新的坚定语言说:“我们也能用一个单词来表明我们的目的—‘欧洲’”。
——引自【英】丘吉尔《欧洲联合起来》
材料二二战后,随着欧洲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欧各国都清一色地成为民主国家,这使得各国政治政治生活上更加精密,价值观上更加接近。而且,民主共和制度是联合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体制下,才能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的作风。
——引自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三 “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欧洲概念在公众舆论中形成了,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之一。”
——【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至21世纪初期“欧洲组织起来”、“终于实现”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欧洲和世界都有哪些重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