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的大臣④趋:快走。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知不如徐公美 (     )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    (     )
③使乐羊伐中山,之(     )  ④使翟璜召任座而之 (     )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                                                                          
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的异同及结果进行比较。
①方式相同处:                                                                 
②方式不同处:                                                                     
③规劝结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赖。有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zhuó):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盗②灌军门谒见③百姓④有盗麦舟者
翻译句子: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王罴性俭率
王罴①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②,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选自《周书•王罴传》)
【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客与罴瓜②瓜皮落地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21.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媵人持沃灌②同舍生皆绮绣③白玉之环④右备容
翻译下列句子
(1)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天山色⑵窥谷忘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理解填空。(4分,每空2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复引舟入荷花中 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 细生鳞甲;流萤班班,奄忽去来。……
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了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
(节选自【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注释】:①航:船,这里作乘船讲。②翳:遮蔽、掩盖。 ③ 剧:极,甚。 ④班班:同 斑斑即点点。 ⑤嘲哳:鸟鸣声。 ⑥”追游“句: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⑦殆:差不多。 ⑧引领:伸长脖子。 ⑨此:指东林山水。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 心之 ()(2) 潭中鱼百许头 ()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 长望而不可()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坻,为屿 / 方秋田之害 B.乃记之去 / 学不思则罔
C.其境过清 / 是必得躬历山川 D.岸势犬牙差互 / 声愈清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甲】文描绘出了小石潭潭水的特点,请结合原文有关句子,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特点的。
读完【甲】【乙】两文,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两位作者在游览美景的过程中,心情都有所转变,分别从“心乐之”以及“歌豪笑剧”都转变为怎样的情感?你分别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