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少(%)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注:目前,山东“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均高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国这两项指标的减排目标均为8%,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16%。
揭示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节能减排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千方百计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如何降低其个别劳动时间?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楼市风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房价直线上扬,但人们的购房热情不减。我国居民购房的目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住 (拥有自己的住房),二是投资 (通过出租或炒楼获利)。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其中供求比例和消费需求是重要因素。据统计,至2009年3月,全国空置房达到1.23亿平方米。据调查,有85%以上的人有购房欲望,却有七成人买不起房。
对于房价的不断上升,A认为房价不断上升是正常的,B认为房价不断上升是不正常的,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从价值规律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化进程最困难的也许不是把农村转化为城市、把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而是把小农文化转变为城市文明。有的大城市目标是现代化大都市,在文化上却依然像一个“大村庄”。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势力太强大,随时都可能回潮,很容易还念起“康乾盛世”或汉武大帝,以至于现在“反封建”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希望在于既保持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又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创新。
(1)在小农文化转为城市文明的进程中,为什么“反封建”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
(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搞好文化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内容;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资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并减少个人的碳排量。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低碳经济正在引领未来,“低碳”理念已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探讨公民为什么要树立“低碳”理念。
(2)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毒大米,从地沟油.农药火腿到石蜡火锅底料,从毒豇豆.多宝鱼到瘦肉精,再到激素奶粉以及各类危害人体健康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近年来,问题食品屡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减少这种社会公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