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写出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坩埚质量为W1 g,加热后坩埚与红棕色固体总质量为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列出原始算式,不需化简);若称量准确而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BaCl2·xH2O是用途广泛的基础化工产品。我国目前主要是用盐酸和硫化钡(含少量Mg2、Fe3等)反应生产BaCl2·x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室温时Ksp[Mg(OH)2 ]=1.8×10-11,Ksp[Fe(OH)3 ]=4.0×10-38
(1)反应I中生成的H2S用足量氨水吸收,一定条件下向所得溶液中通人空气,又可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所得氯化钡粗液中含硫化合物(H2S、HS等)影响产品质量,可鼓人预热后的空气吹出,预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热空气吹除时会有部分HS转变为S2O32,使产品仍不能达到纯度要求,可再行酸化脱硫,酸化脱硫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室温时,为使Mg2、Fe3完全沉淀(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l0-5mol时认为该离子完全沉淀),应将溶液的pH调至_________(只列算式)以上。
(5)实验室测定产品中x的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12.23 g BaCl2·xH2O样品,加入l00 mL稀盐酸加热溶解;
②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lmolH2SO4溶液,待BaSO4完全沉淀,过滤,沉降后洗涤沉淀2—3次;
③将沉淀充分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1.65 g,检验BaSO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经计算x的数值为_________。

(15分)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俗称“纳米铁”,可用作手机辐射屏蔽材料。实验室的制备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反应生成“纳米铁”,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回答:

(1)A装置用于制取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时,应先将____(填“N2”或“H2”)通入C装置,反应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3)a导管口的气态产物除HC1外还可能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4)利用D装置也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但科学家发现,采用此方法在b导管口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原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原因是_________(假设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若开始加入的铜粉质量为3.84 g,持续通人空气至铜粉全部反应,冷却后固体质量为4.48 g,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列装置(固定装置略)验证CO能还原CuO,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i→( )( )→( )( )→( )( )→( )( )→( )( )尾气处理(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说明CO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去掉B装置,可能产生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各装置按正确的顺序连接后进行实验。当反应结束后,F处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全部变为红色。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Cu2O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u和Cu2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Cu;②Cu2O;③__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分别取少量红色固体放人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稀硝酸,震荡
试管内红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体产生。
b
加入足量稀硫酸,震荡
试管内有红色固体,溶液为无色。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红色固体成分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理由为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外界条件对铜与稀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了如下探究.
(1)现有以下仪器和用品:橡胶管、秒表、温度计、amol/L稀硝酸、bmol/L稀硝酸及下图中仪器.

①写出本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方向和数目: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下,测定
③在答卷的图中将A、B、C、D、几处用橡胶管以正确方式连接起来,以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和水都已画出).
④测定前,为避免NO被氧化为NO2,要用CO2排出锥形瓶和橡胶管中的空气:在锥形瓶中加入铜片后松开K2弹簧夹,从K2处的橡胶管向装置中通入CO2,此时K1处应进行的操作是,则空气已排尽.
(2)注入稀硝酸后,在给定条件下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25℃、50℃;时间t1、t2、t3;收集气体体积V1、V2.请完成下表:

实验
编号
稀硝酸的浓度/(mol/L)
稀硝酸的体积/mL
温度
/℃
时间
/min
收集气体
的体积/mL

a
V
25
t1
V1


V





V



(16分)纳米氧化铝在陶瓷、电子、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热分解得到[已知:硫酸铝铵晶体的化学式为Al2(NH4)2(SO4)4·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06].制备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1)H2O2氧化FeSO4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氨水的目的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若要保证产品的纯度,必须检验加入氨水后杂质是否除尽?其实验操作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则说明杂质已除净.
(4)上述流程中,“分离”所包含的操作依次为:、过滤、洗涤、干燥;请完成硫酸铝铵晶体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Al2(NH4)2(SO4)4·24H2OAl2O3+NH3↑+SO3↑+
(5)取4.53 g 硫酸铝铵晶体加热分解,最终剩余0.51 g Al2O3固体.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确定400℃时(硫酸铵未分解)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