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铁屑为原料制备,相关反应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4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在得到的FeSO4溶液中需加入少量的H2 SO4酸化,目的是                  ,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重复②~④至恒重,⑥计算。
步骤⑤的目的是                                                                 
(4)C2O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气体,故实验产物中K3[Fe(C2O33]·3H2O含量测定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①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下列滴定操作中使滴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立即装入标准液
B.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标准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③取产物10.0 g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20 mL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0.1mol·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则产物中K3 [Fe(C2O43]·3H2O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摩尔质量M{ K3[Fe(C2O43]·3H2O)="491" g·mol-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 D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6分)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Ⅰ.硫酸具有A-D所示的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那些性质?请将选项字母填在下列各小题的括号内:
A强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D 强氧化性
(1)浓硫酸可以干燥氢气()
(2)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3)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Ⅱ.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 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 ⑧100mL容量瓶。请回答: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选填序号)。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量取浓H2SO4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珠 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下降而未向其中再加水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6 mol/L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D仪器的名称,此实验D仪器中需要
放入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填“打开”或“关闭”), 在C中收到的气体主要为;当C瓶或A瓶中的气泡时,将活塞E(填“打开”
或“关闭”),此刻B瓶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_
(3)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套管实验”具有装置简洁便利等有优点,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欲利用图1比较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并检验分解产物。最好应在大试管底部加入(填化学式),石灰水变浑浊的烧杯是(填:甲、乙) 。
请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使用图2中大小不一的试管,用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气,并收集一试管氢气,
将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内(填:大、小)组成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为了使得所收集的氢气能较
纯净地充满所收集氢气的试管,应如何操作,写出大致的步骤:

(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水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
(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
(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
(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