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帝闻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ào,改嫁,再婚。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下列句中加线的“以”与“言教是以碎耳”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怪之矣 B.先帝简拔遗陛下
C.可一战 D.其境过清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李密几岁时,因为母亲再嫁,他十分思念,直至生病。
B.李密对于亲自抚养他的祖母刘氏非常孝顺和恭敬。
C.泰始初年,皇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嫌官职太小,就以祖母年长,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D.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但因朝中无人,被调到汉中做太守,他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1)则泣侧息 涕:                         (2)华之   善:           
(3)斯语岂然  然:                       (4)后于家 卒:           
翻译下列句子。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译文:                                                                            
(2)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字,号,北宋哲学家。
.解释划线词语。
①可爱者甚()②乎众矣()
③陶后有闻()④不可玩焉()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并赋予君子哪些品格?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文言文阅读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公输盘我为云梯()②荆之地五千里()
③子墨子之守有余()④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为什么?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1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2书传。永平五年,兄固3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4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注】1.徐:安徽县名,令:县官。2.涉猎:广泛地阅读。3.固:班固。4.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
.(1)下列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物喜/常为官佣书供养 B.辍耕垄上/居庙堂
C.有口辩涉猎书传/起坐喧哗者 D.不修细节,内孝谨/则何时而乐耶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为佣耕业投笔
劳辱 兄固被召校书郎
(3)“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句中有一个通假字,运用你储备的知识探究一下。
通假字本字
.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鲁迅先生所称道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无韵之《离骚》”肯定了这本书的在方面的价值之高。
.(1)陈涉与班超有很多共同之处:家,尝为,胸怀
(2)选文【甲】【乙】两段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其著作《》是一部记录全国水道简要提纲的地理书。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无阙处()②不见月()
多趣味()④乘御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如何写得?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原句:
理由2:原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划两处)。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 ()
③下车引之()④元方入门不顾 ()
. 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 客人发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客人不守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像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请试举出两个来。例如:王冕四岁作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