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中学八年级女学生王某和李某,在下晚自习回家路过村前的树林时,忽然有一个约30岁的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她们面前,意欲行暴。在这危急关头,王某趁歹徒不注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势不妙,用匕首向王某身上乱扎。王某忍着剧痛,让李某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直至歹徒无力反抗。
材料二 某日傍晚,某商场职工小孙和小王在外环路上散步,当他们行至某段路口时,发现前面有3个歹徒正把一高呼“救命”的青年往路边的树林中拖,欲行抢劫。小孙本想挺身而出保护该青年,但又想双方力量悬殊,对方有凶器,而距电话亭又有500米远,等到报完警公安人员赶到时,歹徒或许早已逃走了。小孙急中生智,让小王跑步到电话亭拨打“110”报警,自己上前装着劝架稳住歹徒,不长时间,警车赶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抓获,使该青年获救。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2)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6分)
2014年11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与共青团中央联合 印发的意见,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某校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了解•归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标,我们国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1)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分别是指什么?
  活动二:拓展•延伸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与《思想品德》教材有着许多相联系的知识点。请仿照表格示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思想品德》教材相关知识 |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示例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示例2: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活动三:调查•分析
  下表是学校对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 调查内容 | 
   热爱祖国 | 
   敬岗爱业 | 
   诚实守信 | 
   与人为善 | 
  
| 以此为荣 | 
   99.5% | 
   62.1% | 
   69.8% | 
   92% | 
  
| 无所谓 | 
   0.5% | 
   37.9% | 
   30.2% | 
   8% | 
  
(3)上述调查结果让人欣喜让人忧。请你分析让人感到欣喜和忧虑的原因。
  活动四:践行•感悟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4年12月1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设立国家公祭日让我们不忘历史,展现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4)不忘耻辱历史,凝聚青春热血。请你以“维护国家安全•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结合材料,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写一份200字以上的感言。(题目自拟,1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某校九年级(1)班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围绕“中国式过马路”,开展了主题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行人闯红灯,理由各不同。有的是着急赶路,有的是不熟悉地形,有的是“月亮走,我也走,你过我过一起过”的随大流心态。但多数人都认同闯红灯确实不对。
 (1)“闯红灯”为什么不对?
 一位网友说: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是在小学乃至学龄前阶段就被普及的“规矩”,闯红灯者多数是知法犯法。但大家都走,自己遵守规则,不就成了“傻冒”?
 (2)这位网友的观点,对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有哪些启示?
 为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南通市区百名交巡警深入主城区50个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现场处罚。一位行人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行人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依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记者拍下了行人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行人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该行人的再三恳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
 (3)请分析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贯穿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省、令人惊喜。
  材料一:【美丽中国,喜看经济变化】
  2008~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 指标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财政收入(万亿) | 
   6.13 | 
   6.87 | 
   8.31 | 
   10.37 | 
   11.7 | 
   12.9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781 | 
   17175 | 
   19109 | 
   21810 | 
   24565 | 
   26955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4761 | 
   5153 | 
   5919 | 
   6977 | 
   7917 | 
   8896 |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至少两条,6分)
  材料二:【美丽中国,建设书香社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2)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 具体要求 | 
   理论依据 | 
   相应做法 |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 
   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 | 
   ① |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 
   ② | 
   持续增加民生投入,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 规范整顿文化市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 
   ③ | 
   成立文化市场监察小组,使监督管理常态化 | 
  
| 全民参与,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④ |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今年2月他又系统阐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总纲领,亦是理论认识创新的新成就,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目标、重要领域都涵盖在内,勾勒出了社会主义中国与日俱进的壮丽图景。某班同学围绕“四个全面”,就如何培养关爱社会的情感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关注深化改革】
 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2)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材料三:【关注依法治国】
 近年来,有些所谓的网络推手在幕后策划各种假新闻,如“别针换别墅”“北京车展最美清洁工”等曾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事件,最终被证实都是有人幕后策划。2014年8月15日, 曾称“网民很容易忽悠” 的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涉嫌非法经营,在朝阳法院受审。
 (3)作为网络新生代的中学生,应该怎样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材料一:文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对什么都感兴趣,只要是他观察和想象到的新鲜东西,都爱研究一番,试着做一做。他先后做成了“新式躺椅”、“潜望镜”、“走马灯”等。有一天,文彪听邮递员叔叔说,使用世界通用的邮筒分信很辛苦,它影响信件的传递速度,就下决心发明一个新式邮筒。后来,经反复设计、修改,他终于发明出了一种既能减轻分信负担,又能加快传递信件速度的邮筒,这项成果还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文彪的生活也因这些“小发明”而充满无限的乐趣。
 材料二: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可以说是一个“万能科学家”。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工程、飞机设计,但他不仅对空气动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而且与铁道机械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专业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还爱好文学,学绘画,学小提琴。钱学森每天都让自己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钱学森曾说过:“正是音乐学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的熏陶,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点、活一点。
 材料三:赵耀星近来迷上了网络游戏,往往一玩就是半天,没钱了就偷拿妈妈钱包里的零钱。后来便向爸爸说谎,说老师让交钱买书,得到钱后便去上网打游戏,最后发展到敲诈小同学。
 (1)通过材料一,你认为好奇心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3)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