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 Ni H 2 有强吸附作用,被广泛用于硝基或羰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催化氧化反应。将块状Ni转化成多孔型雷尼 Ni 后,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已知:①雷尼 Ni 暴露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在制备和使用时,需用水或有机溶剂保持其表面“湿润”;

②邻硝基苯胺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某实验小组制备雷尼Ni并探究其催化氢化性能的实验如下:

步骤1:雷尼 Ni 的制备

步骤2:邻硝基苯胺的催化氢化反应

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图如图(夹持装置和搅拌装置略),装置Ⅰ用于储存 H 2 和监测反应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操作(d)中,判断雷尼 Ni 被水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操作(e)中,下列溶剂中最有利于步骤2中氢化反应的是_____;

A.

丙酮

B.

四氯化碳

C.

乙醇

D.

正己烷

4)向集气管中充入 H 2 时,三通阀的孔路位置如图所示;发生氢化反应时,集气管向装置Ⅱ供气,此时孔路位置需调节为_____

(5)仪器M的名称是:_____;

6)反应前应向装置Ⅱ中通入 N 2 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

(7)如果将三颈瓶N中的导气管口插入液面以下,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

(8)判断氢化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噻吩乙醇( M r 128 )是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如图:

Ⅰ.制钠砂。向烧瓶中加入 300 m L 液体A和 4 . 60 g 金属钠,加热至钠熔化后,盖紧塞子,振荡至大量微小钠珠出现。

Ⅱ.制噻吩钠。降温至 10 ,加入 25 m L 噻吩,反应至钠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钠。降温至 10 ,加入稍过量的环氧乙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反应 30 m i n

Ⅳ.水解。恢复室温,加入 70 m L 水,搅拌 30 m i n ;加盐酸调 p H 4 6 ,继续反应 2 h ,分液;用水洗涤有机相,二次分液。

Ⅴ.分离。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 M g S O 4 ,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蒸出四氢呋喃、噻吩和液体A后,得到产品 17 . 92 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液体A可以选择__________。

A.

乙醇

B.

C.

甲苯

D.

液氨

(2)噻吩沸点低于吡咯()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步骤Ⅲ中反应放热,为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加入环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5)步骤Ⅳ中用盐酸调节 p H 的目的是__________。

(6)下列仪器在步骤Ⅴ中无需使用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无水 M g S O 4 的作用为__________。

(7)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用 N a 计算,精确至 0 . 1 %

钴配合物[CoNH36]Cl3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

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2.0gNH4Cl,用5mL水溶解。

.分批加入3.0gCoCl26H2O后,将溶液温度降至10℃以下,加入1g活性炭、7mL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6%的双氧水。

Ⅲ.加热至55~60℃反应20min。冷却,过滤。

Ⅳ.将滤得的固体转入含有少量盐酸的25mL沸水中,趁热过滤。

Ⅴ.滤液转入烧杯,加入4mL浓盐酸,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使用的部分仪器如图。

仪器a的名称是    。加快NH4Cl溶解的操作有    

(2)步骤Ⅱ中,将温度降至10℃以下以避免       ;可选用    降低溶液温度。

(3)指出下列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   

(4)步骤Ⅳ中,趁热过滤,除掉的不溶物主要为    

(5)步骤Ⅴ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某小组开展“木耳中铁元素的检测”活动。检测方案的主要步骤有:粉碎、称量、灰化、氧化、稀释、过滤、滴定等。回答问题:

(1)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图标,前者提示实验中会用到温度较高的设备,后者要求实验者_____(填防护措施)。

(2)灰化:干燥样品应装入_____中(填标号),置高温炉内,控制炉温 850 ,在充足空气氛中燃烧成灰渣。

A.

不锈钢培养皿

B.

玻璃烧杯

C.

石英坩埚

(3)向灰渣中滴加 32 % 的硝酸,直至没有气泡产生。灰化容器中出现的红棕色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因而本实验应在实验室的_____中进行(填设施名称)。

若将漏斗直接置于容量瓶上过滤收集滤液(如图所示),存在安全风险,原因是__________。

4)测定铁含量基本流程:将滤液在 200 m L 容量瓶中定容,移取 25 . 00 m L ,驱尽 N O 3 - 并将 F e 3 + 全部还原为 F e 2 + 。用 5 m L 微量滴定管盛装 K 2 C r 2 O 7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选用微量滴定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三次平行测定的数据如表。针对该滴定数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序号

1

2

3

标准溶液用量/ m L

2 . 715

2 . 905

2 . 725

③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填标号)。

A.

样品未完全干燥

B.

微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C.

灰渣中有少量炭黑

磷酸二氢钾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某研究小组用质量分数为 85 % 的磷酸与 K C l s 反应制备 K H 2 P O 4 s ,反应方程式为 H 3 P O 4 a q + K C l s K H 2 P O 4 s + H C l g 一定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回答问题:

(1)该条件下,反应至 1 h K C l 的转化率为_____。

(2)该制备反应的ΔH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该条件下反应为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且反应热随温度升高而_____。

(3)该小组为提高转化率采用的措施中有:使用浓磷酸作反应物、向系统中不断通入水蒸气等。它们能提高转化率的原因是:不使用稀磷酸__________;通入水蒸气__________。

4 298 K 时, H 3 P O 4 a q + K C l a q K H 2 P O 4 a q + H C l a q 的平衡常数 K _____。(已知 H 3 P O 4 K a 1 6 . 9 × 10 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