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某中学九(6)班的同学学习了世界近代史后,以“近代欧美社会的巨变”为主题,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搜集整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发现世界】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有何消极影响?(1分)
【科技盛宴】
材料二: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当时成为一流强国的原因(1分)
(3)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1分)举出一例材料二中“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1分)
(4)这次工业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1分)
【以人为本】
材料三: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世博会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其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
(5)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请问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科技创新】
(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写出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中,哪项科技发明成就对新航路开辟意义重大?(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材料二的“变革”中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给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5)俄国、日本的两次改革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1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分别指的是哪两大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2)17世纪英国通过哪一事件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确立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最终在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18世纪的美洲哪个国家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3)材料二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到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开始步入什么时代?
20世纪前半叶,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总结两次大战爆发的惨痛教训,弱小国家的境遇令人唏嘘同情,发人深省。
材料一
材料二 1939年9月拂晓4时40分,正当波军官兵还在睡大觉的时候,德国法西斯撕毁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2300架飞机和上万门大炮,对波兰发动闪电战,进行猛烈的轰炸和炮击。落后的波兰军队甚至以骑兵对抗坦克,虽然英勇,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军覆没。
请回答:
(1)图一中奥匈帝国以什么事件为借口,对弱小的塞尔维亚宣战,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图二中四人策划了什么阴谋,牺牲了哪一个弱小国家的利益?
(2)结合图二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弱小国家的遭遇中,你认为应该怎样预防国际性战争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二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美国)
材料三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地位变化的内因。(3分)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
(3)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对比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