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B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下列哪一外交成就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和发展

A.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
C.“求同存异”方针被与会各国接受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国两制”构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体现在

A.都是伟人提出 B.都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
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D.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分别是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和民盟的张澜。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民主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府 D.实行多党制的政府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