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让“扶不扶”这个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2014年的央视春晚的小品《扶不扶》结尾那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引人深思。
 
“扶不扶”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此,同学甲说:“扶不扶”本就不是选择题,人倒了,必须得扶!同学乙说:不扶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深层原因。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注:若两个观点都回答的,按第一个答案给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悄悄地长大。在我们激动兴奋之余,心理烦恼也接踵而来。小敏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在家里,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对父母讲,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平时在班上特别老实,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集体活动也不参与,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同学们渐渐地疏远了她。别人问她原因时,她只说作为一名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与他人交不交往无所谓。
(1)你同意小敏的观点吗?为什么?

(2)假如小敏是你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帮助她?

夏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①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少量财物,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后,他②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发展到③抢劫、盗窃、诈骗等,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流氓罪、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划线部分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请问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夏某从违纪到一般违法,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你哪些启示?

近几年,私家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在苏州城乡随处可见。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同
学就私家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如下问题。
【数据分析】
活动小组对某小区380户居民的私家车拥有量进行走访,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并说明原因。(4分)
【观点评析】
在分析调查资料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私家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和舒适,希望私家车越多越好!”
(2)请对该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4分)
【出谋划策】
建设生态文明呼唤人们“绿色出行”。在私家车成为更多居民代步工具的同时'政府、社
会、每个公民也应该成为“绿色出行”的行动者。
(3)请说说政府、社会、公民应如何践行“绿色出行”?(3分)

请将下列材料所体现的我国实施的战略及依据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6分)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法治路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包括建设五大体系、推进三位一体建设等四个具体目标。本次会议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征程,描绘了“中国式法治”蓝图。
(1)站在国家角度,运用“情系祖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式法治”蓝图?(2
分)
【外媒关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外瞩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如此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如此在意中国的未来走向。
(2)“世界如此在意中国的未来走向”,说明了什么?(2分)
【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法治中国已然成为本年度的热词之一。然而,全民守法、人人信仰法治才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注入新的法治价值观,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
(3)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投身法治中国建设?(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