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项原料:
(1)这项原料是 。
(2)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死了 | B.没有带芽眼 | C.块太小 | D.没有根 |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④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PH值 |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
1 |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
37℃ |
7 |
变蓝色 |
2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37℃ |
7 |
不变色 |
3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45℃ |
7 |
变蓝色 |
4 |
2ml淀粉糊,2ml唾液 |
37℃ |
1.8 |
变蓝色 |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
(3)试管和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号试管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
(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
(5)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加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10片载玻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