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的场景?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又有何意义?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中俄两国及世界其他组织已经或即将举办纪念或庆祝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德国和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请列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主要事件。
(2)在欧洲战场上,哪次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哪次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4)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对战后的世界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对峙的局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同为二战发起国和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你认为在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怎样向德国学习?你认为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建国初期的哪一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该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此,农民告别了什么制度?
(4)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材料解析】
材料一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如下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中①处应填写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共识。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14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有学者指出"关于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中作出的贡献和扮演的角色,现在大陆与台湾的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互相贬低和否认对方在抗战中的作用与贡献,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意义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修正我们的视角。"
问题:
(1)"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日中的角色,你认为该如何"修正我们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