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⑥,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不诬:不假: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 (2)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翻译“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陈涉世家》(节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2)为天下唱()(3)又间()令吴广 (4)陈胜王()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何把他列入世家?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其谁可而为之⑵解狐非子之仇邪
⑶居有间⑷祁黄羊可谓公矣。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⑴欣然起行⑵念无与为乐者
⑶怀民亦未寝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闲人”一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山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dúlóu骷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排泄小便)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山南,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入水,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砍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沉溺斧缺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节选自刘歆《西京杂记》,有改编)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示服猛也(佩服) | B.铸铜象其形为溲器(模仿) |
C.其形类虎(像) | D.向者孤洲,乃大鱼(先前) |
下面各句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项是
A.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佣者笑而应曰 |
B.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之次所旁丛祠中 |
C.向者孤洲,乃大鱼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即以斧挝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
(2)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认为本文作者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①,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②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③言功,只合④做我的牺牲⑤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注释」
①衣被苍生:造福百姓。②贸贸然:莽莽撞撞的样子。③辄:就。④合:能,配。
⑤牺牲:古代用来作祭祀的猪、牛、羊等动物,文中指食物。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汝蠢然一物②焉能及我
③语未竟④尽扑杀而食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相同的两项是
A.若汝则无功耳未若柳絮因风起 |
B.尽扑杀而食之相委而去 |
C.我之皮,能衣被苍生下车引之 |
D.羊贸贸然来公欣然曰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②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
③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读了这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