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是过渡元素。化合物中,铜常呈现+1价或+2价。右图为某铜氧化物晶体结构单元,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
NaF |
MgF2 |
SiF4 |
熔点/K |
1266 |
1534 |
183 |
解释MgF2与SiF4熔点差异的原因 。
(3)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B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则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4)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CrO2、Fe3O4中,更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实验室检验Ni2+可用丁二酮肟与之作用生成腥红色配合物沉淀。
②在配合物中用化学键和氢键标出未画出的作用力(镍的配位数为4)。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来自于电解氧化铝。工业上电解氧化铝要求其纯度不得低于98.2%,而天然铝土矿的氧化铝含量为50%~70%,杂质主要为SiO2、Fe2O3、CaO、MgO、Na2O等。工业生产铝锭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一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
Al(OH)3 |
Fe(OH)3 |
Mg(OH)2 |
开始沉淀pH(离子初始浓度0.01 mol/L) |
4 |
2.3 |
10.4 |
完全沉淀pH(离子浓度<10-5mol/L) |
5.2 |
4.1 |
12.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
(2)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步骤④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
(4)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下面是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有些物质已省略)。
若A为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F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下面对C物质结构、性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白色 |
B.具有强氧化性 |
C.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
D.遇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只能使其变蓝色 |
(3)若C是含氧化合物且氧为18O时,则C与D反应所得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V(标准状况下)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b点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8.4 g,则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3)若向生成的7.16 g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得到纯净的碳酸钠固体(无结晶水)8.4 g。
①若只加入0.03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②若只加入0.06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4)常温下,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
都大于7,二者中________的pH更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下图表示的是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时产生CO2
的过程。
(1)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Na2CO3溶液中含m mol Na2CO3,向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Cl-和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则滴入的稀盐酸中的HCl的物质的量等于________mol(用含字母m的代数式表示)。
有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
他物质均略去)。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填数字)。